center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enter


1月 25年
院校概述 · 招生简章 · 公告汇总 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上海市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上外”,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是亚非研究国际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工作组所在地,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是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姜椿芳、厉麟似、凌达扬、夏仲毅、方重、徐仲年、王季愚等杰出的名家大师都曾执教于上外。


202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9日


为做好2025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工作,上海外国语大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本招生简章。

一、学校情况

1.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12月,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2.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550号(松江校区),学校各专业本科生均在该校区培养。

3.对取得学籍并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本科生,颁发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二、报名资格

持有在有效期之内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并参加2025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且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的考生均可报考。

三、招生计划

2025年计划免试招收香港学生10名,如生源优秀可适当增加。考生可在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选择填报4个专业志愿,具体专业介绍可登录上外招生网查看。

四、报名方式

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有关通知详见香港教育局网站(www.edb.gov.hk)。

考生在2024121日至31日期间登录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报名时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报考基本信息(考生资料、监护人、就读学校、报考志愿等),上传电子照片、相关身份证件,填写获奖经历、个人经历及学习证明材料等内容,并于614日前上传学习概览至预报名系统。

网上报名后,考生于2025110日前登录报名系统查看报名审核结果。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应于116日前按照系统提示更正有关信息,再次提交审核,并于123日前查询审核结果。所有通过审核的考生须于131日前向中国教育交流(香港)中心缴付报名费用,并上传缴费凭证至报名系统(缴费方式见报名系统公告)。中国教育交流(香港)中心将于214日前通过系统公布缴费及报名确认结果。校长推荐计划表格及相关文件,由考生所在中学于614日前上传至网上报名系统,逾期不予受理。

考生应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志愿、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考试或录取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录取原则

考生无需另行参加面试,学校根据考生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须达到下列其中一项成绩要求)、参考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等情况,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简章进行择优录取。在学校录取开始前,如有考生成功复核成绩,学校按复核后的成绩进行录取。在学校录取结束后,未录取考生如成功复核成绩并申请重新投档,学校不接受投档;已录取考生如成功复核成绩并申请重新投档,学校可视情办理录后退档手续。

1.分科成绩要求:考生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四个核心科目(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数学科、公民科)的成绩分别达到相应要求:

443A”等级:英语(多元方向)、英语(教育)、商务英语、翻译(多元方向)、俄语、德语(多元方向)、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多元方向)、朝鲜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传播学类、法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政治学与行政学;

444A”等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类。

2.总成绩要求: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或“校长推荐计划”以内的考生,在招生计划未满的情况下,单科成绩要求可适当放宽,但三个核心科目(中国语文科、英国语文科,数学科)的等级总分要求达到12,且各科等级达到“332A”的最低录取标准。

六、入学要求

新生持加盖学校公章的《录取通知书》,在规定的时间来校报到。新生入学后,根据学校安排进行身体检查,不符合录取要求的,取消其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他不受限专业。

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有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宜,至少有效期一年。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96号)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办法》(上外港澳台办〔20212号)进行管理。

七、相关费用

香港学生与内地学生共同就读于学校松江校区(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费:7150元人民币/学年;其它学科专业学费:6500元人民币/学年。超出学校本科专业基准学分(160学分)的,按学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分制收费办法另行收取。住宿费:1200元人民币/学年。学生入学后可申请学校各项奖学金及国家港澳台侨学生奖学金。

八、管理监督

1.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是本科招生工作的领导与决策机构,重大事项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决定。

2.招生工作全程接受学校招生监察工作小组的监督,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电子邮箱:jiwei@shisu.edu.cn

九、联系方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办公室

通信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咨询电话:+86-21-5538600655383668

电子邮箱:ao@shisu.edu.cn

上外招生网:http://admissions.shisu.edu.cn

 

十、本简章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411

 

附:202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专业目录

 

专业

学制

学费(元/学年)

可授予学位

核心科目要求

英语(多元方向)

(含英语、英语(国际政治双学位))

4

7150

文学学士

(双学位授予文学学士、法学学士)

443A

英语(教育)

4

7150

文学学士

443A

商务英语

4

7150

文学学士

443A

翻译(多元方向)

(含翻译、翻译(工商管理双学位))

4

7150

文学学士

(双学位授予文学学士、管理学学士)

443A

俄语

4

7150

文学学士

443A

德语(多元方向)

(含德语、德语(中外合作办学)(经济学)、德语(工商管理双学位))

4

7150

文学学士

(双学位授予文学学士、管理学学士)

443A

法语

4

7150

文学学士

443A

西班牙语

4

7150

文学学士

443A

阿拉伯语

4

7150

文学学士

443A

日语(多元方向)

(含日语(文学、日本学、日英双语、口译/高起点)、日语(工商管理双学位))

4

7150

文学学士

(双学位授予文学学士、管理学学士)

443A

朝鲜语

4

7150

文学学士

443A

葡萄牙语

4

7150

文学学士

443A

意大利语

4

7150

文学学士

443A

汉语国际教育

4

6500

文学学士

443A

新闻传播学类(卓越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计划)(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

4

6500

文学学士

443A

法学

4

6500

法学学士

443A

国际政治

4

6500

法学学士

443A

外交学

4

6500

法学学士

443A

政治学与行政学

4

6500

法学学士

443A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6500

经济学学士

444A

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

4

6500

经济学学士

444A

金融学

4

6500

经济学学士

444A

会计学

4

6500

管理学学士

444A

工商管理类(卓越管理人才计划)

(含工商管理(企业数智化管理)、财务管理(智能会计与智慧财务)、市场营销(大数据与智能营销)、公共关系学(新技术与融媒体管理))

4

6500

管理学学士

444A

 



15 09/A
院校简介

资料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年12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上外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历史承传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中国同龄,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63年列入教育部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英文校名确定为“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为“SISU”),并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书香翰墨、桃李芬芳,顾杏卿、凌达扬、厉家祥、夏仲毅、方重、徐仲年、王燕生、王季愚、许天福、林鼎生、严庆禧、颜棣生、杨寿林、岳扬烈、姚枏、周退密、漆竹生、钱维藩、陆佩弦、浦允南、章振邦、徐百康、杨小石、薛蕃康、李观仪、王宏、戚雨村、胡孟浩、顾柏林、王德春、许贤绪、余匡复、侯维瑞、谢天振等众多杰出的名家大师,都荟萃于此,执教治学,开创并丰富着上外的人文传统。


  办学优势


  自建校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全国同类院校中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量最多(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工商管理)的高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等国际指标中位居中国前列,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 A+(外国语言文学),并列全国第一。


  上外着力推进“战略语言”建设,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最急需的关键人才储备。上外现有授课语种数量已达 49 种,包括俄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韩语-朝鲜语、波斯语、泰语、越南语、印度尼西亚语、瑞典语、荷兰语、希伯来语、乌克兰语、土耳其语、印地语、匈牙利语、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波兰语、捷克语、斯瓦希里语、塞尔维亚语、罗马尼亚语、塔吉克语、白俄罗斯语、乌尔都语、普什图语、马来语、爪哇语、巽他语、汉语等 37 种现代语言,并开设拉丁语、古希腊语、世界语、梵语、古英语、古典叙利亚语、巴列维语、古典纳瓦特语、阿卡德语、苏美尔语、古典希伯来语、奥斯曼土耳其语等 12 种古典语言和国际辅助语课程。


  目前,上外已充分形成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等 6 大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多元并举,特色鲜明。上外现有 3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培育])、1 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西欧语种群)、10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 21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等 6 个学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其中外国语言文学为 A 类)。


  上外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欧盟委员会口译总司合作单位,也是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成员,拥有全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级翻译学院,已开设全部联合国6种官方语文语对组合,获得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


  人才培养


  上外的人才培养体系层次齐备,现有 53 个本科专业,涵盖 12 个本科专业类,包括34 个语言类专业和 19 个非语言类专业;8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下设 42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硕士、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金融硕士、法律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公共管理硕士;3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工商管理,下设 2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工商管理。


  上外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重大战略,率先提出“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创新育人模式,以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全力造就能够参与全球事务的通才和通晓国别区域与领域的专才,推动卓越外语人才、多语种高端翻译人才、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无国界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应用经济学国际创新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


  上外已陆续与新华通讯社、《中国日报》社(China Daily)、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第一财经传媒(CBN)、上海外语频道(ICS)等建立联合办学体系,并实施长三角高校学分互认计划。上外与英国FutureLearn平台合作开展“慕课”(MOOC)探索与实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理念的创新。


  卓越研究


  上外立足多语种、跨学科、跨文化综合优势,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不断传承和彰显外国语言文学的传统特色,依托政治学全新的学术增长点,汇聚中外高端研究团队,协同创新打造高校学术智库群,在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全球传播和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


  上外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上海高校智库(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基地 / 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级重点研究基地(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2个外交部共建研究基地(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欧盟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和20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2个教育部国际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中英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中德人文交流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建基地(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2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外文化软实力比较研究基地、语言文化圈视角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外国文化政策研究基地,为上海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分中心单位。


  上外的100余个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以全球治理和区域国别研究为核心,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成果应用渠道,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制订和实施相关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并涌现出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研成果。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议成立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已成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交流改革开放、治国理政经验的重要思想平台。上外中东研究所、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丝路战略研究所等5家机构入选“CTTI来源智库”单位。上外已逐步建成眼动、脑电和语料库技术等研究场馆,与科大讯飞建立口笔译跨学科联合实验室,促进语言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前沿探索。


  上外编辑出版《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中国比较文学》《国际观察》《英美文学研究论丛》《阿拉伯世界研究》《亚洲中东与伊斯兰研究(英文)》《中国国际评论(英文)》《东方翻译》《口笔译研究(英文)》《外语测试与教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新丝路学刊》《语料库研究前沿》《英语教育与教学研究》《Language Teaching for Young Learners(英文)》等18种学术期刊,其中有7种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收录集刊,4种英文期刊在海外发行,在学界享有盛誉。上外不断推进中文学术期刊的海外出版和中华学术精品的对外译介和传播,努力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国际视野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开展对外交流的高校之一,建校之初就有外国专家在校工作。上外将国际化办学视为核心发展战略,已先后与6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40所大学、文教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是全球首批与联合国总部及各分支机构、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高校,已先后加入亚非研究国际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等国际学术联盟。


  上外鼓励青年学子放眼世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砥砺成长,充分吸收世界高等教育的优秀成果与先进经验。上外本科生出国(境)访学比例高达45%(2018年),每年都有千余名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公派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或攻读合作学位。上外实施“外专引智”计划,积极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促进国际科研合作,有超过90%的师资具有国(境)外学习经历,在校外国专家多达340余人。


  上外依托长期教学实践与研究,编写出版各类对外汉语教材,每年有约40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来上外学习汉语和相关学位课程,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上外已分别与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秘鲁天主教大学、匈牙利塞格德大学、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纽约城市大学、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合作开设10所孔子学院,并在墨西哥开设教育中心,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北美和南美,致力推广中国文化,沟通世界文明。


  校园设施


  上海外国语大学现有两座校区,占地74.7公顷。其中虹口校区坐落在上海市中心,与鲁迅公园和多伦路近现代海派文化圈相接;松江校区位于上海市郊“沪上之巅”佘山脚下,毗邻“上海之根”广富林遗址。两者文脉相承,又各具特色。


  上外图书馆是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中心馆之一,共有两处馆舍,以及费萨尔图书馆等十余个特色文献资料室,现有馆藏纸本文献124.6万余册(涵盖65个语种)、电子图书145万册、中外文纸本报刊1972种、电子期刊2万余种、电子资源数据库78个,自建特色数据库11个。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平台长期保存和共享上外学者发表的论文和著作等学术成果,并为研究过程及学术交流等活动,提供数据存档、管理、发布、检索、共享、引证和统计分析等一系列服务。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以“世界语言多样性”为主题,是中国第一座世界语言博物馆,秉持“语汇世界、言聚全球”(Words, Worlds)的立馆理念,以语言学及其交叉学科为学术理论基础开展公共科普教育,致力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全球语言知识体系,推动中外文明对话和人文交流,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和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员单位。上外拥有先进的办学设施,包括世界一流的同声传译系统、语言实验设备等,并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外语多媒体教育资源库。


  社会服务


  长期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引领和推动中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始终关注学术普及和知识传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教社)作为中国最大、最权威的外语出版基地之一,是国家一级出版社,已累计出版40多个语种的图书、教材和电子出版物10000余种,总印数逾10亿册,重印率达70%以上。在全国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CBKCI)中,外教社被收录图书品种数多次位居外国语言文学类第一,社会影响广泛。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上海外语电子出版社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外语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其“爱未来”品牌享誉海内外,深受广大外语学习者喜爱。


  上外是教育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专项和首批教育融媒体试点单位,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通多语种外文门户网站群、建设融媒体中心,以多语种讲述中国故事,用互联网传播中国声音,创新构建网络育人平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助力国际传播能力提升,获得国家领导人专文批示。此外,上外师生的身影还经常出现在各类高端国际会议、体育赛事、艺术展演等重大涉外活动中,弘扬志愿精神,发挥学科特长,提供专业的多语言服务。


  上海外国语大学积极推进“多语种+”办学战略,加强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突出“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致力于培育思想素质过硬、中外人文底蕴深厚、跨文化沟通和专业能力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


  建校七十多年来,上外师生始终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足迹遍布全球各地,为我国的外交事业、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为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


资料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 年 11 月更新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面向港澳台招生院校鏈接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大学 - 校徽


image

202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202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

202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202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202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202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

官網鏈接


center

大學概況


中文名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外文名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
简    称
上外(SISU)
创办时间
1949年12月18日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语言
学校特色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
全国重点大学(1963年入选)
211工程(1996年入选)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姜锋、校长:李岩松
本科专业
53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3个
国家重点学科
3个
院系设置
英语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日本经济文化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等22个学院(部)
校    训
格高志远 学贯中外
校    歌
《上外之歌》
校庆日
12月29日
地    址
虹口校区: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50号
松江校区: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550号
院校代码
10271
主要奖项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3年)
知名校友
姜椿芳、厉麟似、周锡生、王冶坪、章龄之等
所属地区
中国·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格高志远 学贯中外 」

版權聲明
 
註:點擊學校名稱進入院校本站主頁,查看院校詳情、报考公告、简章目錄等。(共計:428所,更新:2025年4月13日)

 

最新高考汇总

2025年
招生院校

2025年4月13日

2025年
本科生招生

2025年1月15日

2025年
研究生招生

2025年1月10日

2025年
报考指南

2025年1月10日
To Top